合金网兜 《奇葩说》里的储殷说:结婚是大多数人“最不坏”的选择,因为他们觉得55岁之后需要照顾。 这话有遭到马东反对,当然,现实中也会有人反对。 不过这里指的是“大多数人”,所以这个说法没有问题,甚至就是真相。 大多数人结婚,都是怕老了病了没人照顾。 即使不指望伴侣照顾,也指望着结婚生孩子、然后孩子来照顾。 那种“养儿防老”的心理很明确,也是一种刚需。 所以有些子女若是不想结婚,父母就会一再地劝说,无非就是说:你老了病了、床前一个端水的人都没有。孩子一定得要,不然老了怎么办? 要不是有这类顾虑和担忧,很多人不会结婚生孩子。 毕竟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,各方面都自由自在。 而结婚后,要是处理不好关系,各种烦恼便会接踵而至。 比如婆媳关系,跟丈母娘家的关系,跟伴侣的关系,跟孩子的关系,全都是一种课题和技术。 有句话说:人与人走得太近就是一场灾难。 虽然说得有些绝对,但也有一定的道理。 若是不懂如何与人相处,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无处不在,一触即发。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知道这个问题的,也是怕麻烦的。 可是对比起这些麻烦,人们更怕老无所依,老无所伴。 有婚姻对他们来说、代表着有孩子,即使伴侣靠不住,还能靠孩子。 这当然也只是他们的“想当然”,很多人有孩子老了也未必靠得上,反而还可能被孩子所累。 不过在两害相较时,人们会选择更侥幸的那一面。 毕竟人们都知道,凡事不可能完美,对比权衡后,觉得有婚姻对自己更有利。 这大概就是储殷所说的“最不坏”的选择。 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,从而选择一个不坏的路去走。 而且也是因为大部分人会选择婚姻,自己在父母亲朋好友的干扰下、也不想成为另类,从而从众,从而随大流,顺长辈,按部就班,以免被孤立或指点一般。 当然,婚姻还能满足他们另一些需求,比如生理上的,比如心理上的,比如物质上的。 反正各有所图,于是凑成一个家。 不过呢,抛开这些,还有一些人是真心想跟一个人白头偕老,舍不得分开,所以才走进婚姻。有孩子那就是爱情的结晶,没有孩子吧,两个人做个伴。 这类的想法和情形自然也有,至于后来结果如何,其实也无法预料。 只是大家初衷不同,最后的结局也一样有好有坏,有初衷实现的,也有失望的。 有婚姻成功的,也有失败的。 人们望不到自己的尽头,只能想要提前做一些“预防”,寄予一些期待和盼望,仿佛这样活着才安心才安全。 所以无论哪种想法,彼此接受,后来如何都不后悔,也就无可厚非。 我是勿染,有幸遇见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